清真寺的传说

在一个寒风凛咧的傍晚,伊斯兰教的教民洪老大正在为即将分娩的妻子洪李氏煮鸡蛋。突然,门外响起了不紧不慢的敲门声,洪老大以为是隔壁的张福为他借小米回来了。因此,他一边往灶坑里添了把柴禾,一边朝门外说:张大哥!进来吧!门没有栓。门外叩门的人好象没听见似的,还是继续叩门。这时,洪老大一边往门口走,一边自言自语道:“是谁啊!也不吱声”。当洪老大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个蓬头垢面,、衣衫破旧不堪的赤脚大汉,他左肩上挎着一个麻布褡子,右手柱着一根比他略矮一截的枣木棍子,看上去好象是个要饭的乞丐。就在洪老大不知所措的时候,乞丐便开口说:“你是洪老大吧”!洪老大惊奇地答道:是啊!乞丐说:你妻子快生孩子了吧!而且要生个小子.等这小子落地后,你可沿着正东小路走五十丈,在路北的槐树下,朝下挖八尺深,那里有八缸银子,你将这八缸银子取回来,将来孩子大了,可用此银为人们做点好事。说完便疾步朝东走了,当洪老大如梦初醒,想问点什么的时候,乞丐早己无影无踪了。
在乞丐走后的当天深夜,洪家一个又白又胖的大小子呱呱落地了。尽管洪老大对于乞丐的一番话还有几分疑心,但他还是报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做,心想,穷人有的是力气,挖不到银子,最多出一身汗,这也没什么!真巧,洪老大按照乞丐说的方位,确确实实地挖出了八缸白花花的大元宝。洪老大为此,给孩子取了个名子叫洪八缸。
光阴似箭,洪八缸很快长大成人。到十八岁那年,八缸已是个浓眉大眼,膀宽腰圆的大小伙子,说起话来,声音象敲响的洪钟,话语落了,可留下的尾音还嗡嗡地响。也因为八缸从小就聪敏灵俐,又是私塾里拔尖的学生,加上他还有一个舍己为人的热心肠,所以,乡亲邻里们一遇到难事,都愿和他商量,凡是照着他说的做了,就没有不解的难,也没有不排的忧。时间长了,方园几十里的男女老少都把八缸当做头领一样看待。只要八缸说了的事,大家没有不赞成的。
洪老大夫妻俩亲眼看到八缸在乡亲邻里有很高的威望,暗暗从心里高兴。于是老俩口就商量着把十八年前的一个乞丐,是如何嘱托的事告诉了八缸,八缸听后,不加思索地说:就用这银子给教民们盖座清真寺吧!
第二天大清早,八缸就东奔西跑,把年老的长者,以及会木匠的,会打铁的和各种能工巧匠,请到大门口,商量着如何修建清真寺的事。经过一番商量,大家都觉得八缸的主意好。消息传到乡亲中,个个手屈一指,赞不绝口。可是要盖个什么样子的清真寺呢?八缸为此一夜没合上眼。天才蒙蒙亮,便出门去找大家商量,他一开门,便从蒙胧中看到当院里有一叠厚厚的纸,他赶快拿着纸,回到屋里,在灯底下一看,呵!,正是一座清真寺的图纸!那上边连用多少木头,多少砖,多少瓦,都写得清清楚楚。八缸高兴得一边说;这是真主送的图,他又跑又跳,高兴得连院子里的大门都没有来得及开,竟从院墙上跳出去了。
八缸照着真主送来的图样子,热火朝天地盖起清真寺来了,一连几个月八缸也没回家,黑天白夜地在工地上忙乎。就在一年一度的开斋节那一天,一座宏伟壮观的清真寺修好了,这就是今天座落在运河东岸的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