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名城临清,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座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的千年古城,曾以“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的盛景闻名天下。作为明清时期运河八大钞关之首,五百年的漕运繁荣不仅带来了商旅云集的经济盛景,更孕育了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在这片土地上,先后涌现出哲学家、文学家、民族英雄、艺术大师等诸多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共同构筑了临清深厚的人文底蕴。
唐代贤哲:唯物主义思想家吕才
唐代的临清已初显文化曙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哲学家吕才(606~665)。这位出身寒微庶族家庭的学者,凭借惊人的自学能力,在哲学、音乐、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以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当时盛行的迷信观念,其学术才华深受魏征、王珪等名臣赞赏。尽管吕才的著作大多失传,仅存的 8 篇残篇仍展现出他对天文历法、逻辑训诂的独到见解,成为唐初思想界的一股清流。作为未经名师传授而自学成才的典范,吕才开启了临清文人求真务实的精神传统。
宋代文宗:三元榜首王岩叟
北宋时期,临清文风渐盛,诞生了著名学者王岩叟(1043~1093)。这位出身临清肖寨乡杜洼的才子,十八岁时便在乡举、省试、廷对中连夺第一,创下 “三元榜首” 的科举佳话。王岩叟不仅仕途显达,历任监察御史等职,以直谏闻名,更在书法领域成就斐然。其正书作品遒劲浑厚,传世墨迹《秋暑帖》等尽显文人风骨,深受司马光等名士推崇。他的人生轨迹既体现了儒家文化对临清的深远影响,也彰显了运河沿岸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
明清俊彦:文学与侠义的双星辉映
明代中叶,临清因运河漕运达到鼎盛,文化领域名家辈出。文学家谢榛(1495~1575)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位被称为 “四溟山人” 的布衣诗人,十六岁时所作乐府商调便流传颇广,后成为 “后七子” 诗社的发起者之一。尽管曾被排挤出诗社,但谢榛在文坛的声望丝毫未减,其《四溟诗话》强调诗歌 “气格” 的理论主张,对明代诗风产生深远影响。他常年游历各地,以布衣身份与藩王贵胄唱和,其人生轨迹恰如运河水流淌不息。
晚明时期的临清还涌现出侠义之士王朝佐(?~1599)。这位普通的编筐工匠,在万历年间挺身而出,领导了反抗税监马堂横征暴敛的民众运动。当抗税斗争遭到镇压,官府大肆追捕参与者时,王朝佐毅然挺身而出承担全部责任,以牺牲自己换取百姓安宁。临清人民为纪念他的义举建立祠堂,其 “性强悍,负义气,遇事敢为” 的品格,成为临清人侠义精神的象征。
明代临清的艺术领域同样星光璀璨,书法家方元焕以狂放不羁的草书闻名,其作品有“狂旭颠素之态”,当时齐鲁一带流传着 “家无两江字,不是大人家” 的说法,足见其艺术影响力。清代古筝演奏家金灼南(1882~1976)则创立了独具特色的 “金派” 筝艺,其代表作《渔舟唱晚》至今广为流传,他将民间音乐与文人雅趣相融合,成为传统音乐传承的典范。
近现代英烈:从抗日名将到学术泰斗
进入近现代,临清这片土地孕育了更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1891~1940)便是其中最令人敬仰的一位。这位出身临清唐园村的将领,在抗日战争中历任多个重要军职,参与了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等重大战役。1940 年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亲率部队与日军血战,最终壮烈殉国,成为二战中中国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的英勇事迹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学术领域,临清诞生了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季羡林(1911~2009)。这位出身康庄镇官庄村的学者,精通英、德、梵、巴利文等多种语言,尤其在吐火罗文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是世界上少数精通此语言的学者之一。季羡林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在语言学、文学、佛学等领域著作等身。他生前三次辞谢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等桂冠,展现出谦逊质朴的学者风范,其学术成就与人格魅力同样令人敬仰。
临清近现代史上还涌现出许多革命志士,如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张廷焕(1903~1931),他以卖瓜子、纸烟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被捕后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回族女革命家黑若仙(1911~1943)创办报刊宣传抗日救国,在赴太行学习途中不幸病逝。艺术领域则有山水画大家黑伯龙(1915~1989),他师从黄宾虹、潘天寿等名家,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画院院长,其作品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精神。
从唐代吕才的哲学思辨到谢榛的诗坛风流,从王朝佐的侠义担当到张自忠的报国壮举,再到季羡林的学术探索,临清历代名人用各自的人生轨迹诠释着这座运河古城的精神品格。他们如同运河岸边的灯塔,既照亮了历史的航程,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文化印记。临清的名人谱系,正是一部浓缩的运河文化史,见证着这座城市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传承。
新时代的临清,青年才俊、层出不穷,值得期待!尤其是在周易研究领域和中西医结合领域!我们期盼着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国宝级的大师再次闪耀中华星空,续写运河名城临清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