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清市康庄镇有一种传统面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品,那就是手工挂面。手工挂面细如发丝、洁白光韧,而且耐煮耐泡、顺滑可口。是当地老百姓(尤其是老人和幼儿)非常喜爱的方便食品。早餐或宵夜时分,在锅中荷包一个鸡蛋,再下一缕挂面,出锅撒上点葱花和香油,既方便又可口。

传统手工挂面是一门靠天吃饭的手艺,太热或太冷,都不适合做,所以一年当中只有春秋季节的晴好天气才能进行制作。做手工挂面需要挑选合适的小麦粉,过去有一种叫小短杆的小麦品种是最适合做挂面的原料,但由于其产量低已经很少有农户种植了。如今在当地普遍选用23号小麦粉来做手工挂面。先用一定比例的盐与水混合成的盐水和面,盐和水的比例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做调整。经过一定时间的醒发后,便进入搓条盘面的工序并完成二次发酵。由于醒发的时间是决定挂面口感的关键因素,所以对其一定要把握好。经过再次拉条和第三次醒面后,这时候的面条已有手指般粗细,接下来经过分签和上签,这时挂到架子上的面靠着重力和本身的弹性便能拉到三米长,头发丝粗细,待晾干后,这批手工挂面就基本制作完成了,再经过切段和包装即可出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张师傅就是靠着这门手艺养家糊口并拉扯大了一双儿女,现在,虽然很多做挂面的程序都可以用机器来完成了,但是68岁的张师傅却依然坚持用传统的纯手工来进行制作,他说:“烘出来的面没有阳光晒过的面那种独特的味道”。

摄影:王 滨 付金岩 何新华 张子水 张福杰 徐延林

文字:柴鑫  孙秀峰

作者 临, 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