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称“捏面人”。它发源于黄河流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民间艺术。  临清面塑技艺,是在继承山东面塑的传统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保留并有所发展的文化艺术形式。  面塑艺术的操作要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在其行内至今还流传着“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等歌谣,以形容面塑艺术的精、准、美。

制作一件优秀的面塑作品,配料非常重要。它主要的原料是由面粉、糥米粉、食盐、防腐剂、甘油、蜂蜜、食用油等食材配制而成。首先将面粉、糥米粉、食盐、防腐剂放入盆中拌匀后,便可均匀地淋入开水浇烫,边浇烫边用筷子不停地搅拌,浇烫结束后,趁热用手揉匀,再放入烧开的蒸锅里蒸45分钟,把原料蒸熟,然后将蒸好的面团出锅,加入食用油和蜂蜜反复揉碾,搓成球形,直至达到面光、手光、盆光的“三光”效果后,再放入塑料袋中,用毛巾裹好,放置2小时即可进行调色。

面团上色:蒸好的面团可用油画颜料,国画色,水彩等上色,先将构思好的面塑作品所用色彩进行上色,把颜色涂抹在上面,向内卷成圆桶形,再拧成螺旋状,打回再拧,循环多次,最后在掌心反复揉碾,直到颜色分布均匀就可以开始制作面塑作品了。制作作品時,通过运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并用塑形刀施以点、切、刻等技巧,塑成身、手、头、面部等部位,使之成为精美而生动的面塑作品。

 临清市面塑协会副会长陶玉洁,在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与发展。他创作的面塑作品与中国建筑、绘画、現实生活相结合。做到了场景考究,人物鲜活,富有灵气。既接民俗之地气,又不乏风雅高尚之精美。

近年来,临清面塑协会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将面塑这一民间艺术纳入到了教学体系,为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摄影:王 滨 卞九华 尹建忠 付金岩 何新华 张子水  张福杰 徐延林

文字:柴    鑫   孙秀峰

作者 临, 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