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位于临清市金郝庄镇的山东恒发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洁白的无纺布原料在生产线上快速流转,工人们穿梭其间,加紧赶制订单。7月中旬,恒发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创立的“北科大—安可新智慧品牌创新研究中心”正式启动,构建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验题”的创新闭环,这不仅为校企协同创新注入新动能,更成为临清市以产学研融合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作为临清卫生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恒发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当地制造业转型的实践路径。从2018年传统的纺织加工起步,到2023年建成数字化车间,再到如今与顶尖高校共建研究中心,企业实现了“机器换人—数字赋能—智慧创新”的三级跨越。通过数字化营销,公司年销售额增长率达30%。面对转型压力,恒发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2023年联合省内高校研发可降解卫生材料;2024年引入AI质检系统,良品率提升至99.6%;此次与北科大的合作则瞄准品牌高端化。“从智能化的母婴用品生产线,到品牌大数据分析系统,北科大的创新力量将直接驱动我们的产品升级。有了这份加持,我们的品牌将实现从传统卫品到智慧母婴健康解决方案的跨越。”公司总经理刘现运介绍。

恒发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例,目前临清市已有20余家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覆盖卫生用品、轴承、新材料、畜牧育种等多个领域。

临清市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抓手,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支撑”的创新生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共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20余次。从成功举办的2024聊城(武汉)产学研合作暨轴承产业链对接洽谈会、聊城(北京)轴承产业链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到组织企业组团赴北京、洛阳、大连、济南等地,与清华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面对面交流;再到邀请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深入企业车间,开展10余次产业链“诊链”服务,为企业与高校搭建起精准对接的“高速路”。

不仅“牵线”,更注重“解难”。针对企业技术瓶颈,临清市推动30余个正式合作项目落地,其中福马轴承、益矿钻采等8家企业的联合研发项目获市级以上科技计划支持,累计争取扶持资金300万元。中色正锐联合中南大学、郑州大学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润林牧业参与省农科院育种实验室建设,均纳入全省“1313”实验室体系,在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

产学研融合的关键在于人才。临清市通过柔性引进机制,吸引40余名高层次人才来临创新创业,其中包括3名院士、2名国家级人才和5名省级人才,这些人才深度参与企业研发,推动技术难题攻克与新产品开发。

“我们将持续推动更多企业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强化服务企业创新的力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智慧动能。”临清市科技局局长高世奎说。

稿件原载于2025年7月31日《聊城日报》

作者 临, 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