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西汉初年即设县制,作为聊城地区唯一的,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人杰地灵,低调不张扬。

临清市现辖4个街道,12个镇。其中,12个镇的行政区划名称均与政府驻地息息相关,探讨和研究其历史演变,就是追溯驻地所在村庄的村名来历和更迭。

      1、唐园镇:以人民政府驻唐园村而得名。清代初期,临清城南土桥有一张姓富户,因嫌当地的土地价格昂贵,于清康熙年间,举家迁往城西唐姓菜园子附近,购地定居。因人丁兴旺,便在此立村,以“唐家菜园”为名,“唐园”一名由此而来。

      2、烟店镇:因原驻地为刘烟店村,并此地烟叶交易繁盛,故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刘姓村民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设店经营烟草生意,定村名“刘烟店”。

      3、潘庄镇:以人民政府驻潘庄村而得名。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一李姓老祖母跟随孙子,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此地早已有潘、于两家,因潘姓户多势大,定村名潘庄。因李姓老祖母终年盼儿子归来,故改村名“盼儿庄”,又一李姓于明永乐八年(1410),从山东登州府福山县迁此定居,后人因讳“盼儿庄”村名不祥,仍复“潘庄”。

      4、八岔路镇:相传此地为明朝的集市,因处在南北、东西、东南、西北、西南、东北方向的八条路口交汇处,以此而得名八岔路。1984年,因乡人民政府驻路庄村,更名为路庄乡,1994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恢复原名八岔路。

      5、尚店镇:以人民政府驻尚店村而得名。村内原有一座古庙,庙内有一大铁钟,钟文上铸有“尚店”字样,明朝永乐年间,芦、张、赵、郑等姓,由山西洪洞县奉诏迁此落户成村,以庙钟上的“尚店”二字为村名。

      6、刘垓子镇:以人民政府驻刘垓子村而得名。明嘉靖元年(1522),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屋前有大坑(古名垓),形成村后,定村名“刘垓子”。

作者 临, 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