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馓子是临清的一道名小吃,以其香脆、咸淡适中、馓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
馓子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七个步骤:1、和面:制作馓子首先要选用上好的小麦粉,把盐用水充分溶解后,加入面粉柔和,揉面要讲究技巧,用力过大面容易死挺,用力过小又会导致面没劲儿,和面要讲究“三光”,即手光、盆光、面光为揉面的最佳境界。2、醒面:将揉好的面团静置醒发,根据季节醒发时间不同,一般不少于20分钟,以使面团具有良好的韧性。3、切大条:把醒发好的面团平摊在操作台上,用刀切为均匀大小的面块以备用。4、二次醒发:二次醒发是为了让面团糅合的更加光滑,更加有弹性。5、搓细条:用双手由边缘逐步向中心划开,把划开的面团粗条在操作台上揉搓成5毫米直径的细长圆条,边揉搓边逐层盘入放有花生油的盆内(每层之间必须涂油,以防止粘条),6、三次醒发:将盘好的细条在放有花生油的面盆内放置两个小时,进行三次醒发。7、手工下锅炸制:待盆中的面条在弹拉力恰到好处后,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撑、绷成粗细均匀一致的馓子条,然后放入油锅,掌握好火候,用筷子轻轻翻动,以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黄香脆的馓子。




“孙老三馓子”,是临清家喻户晓的地方名吃。孙奎生(因在家中排行老三,故起名孙老三)师傅,10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盘条,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摸索和实践,制作出了具有独具特色的细条馓子。他做的馓子起泡均匀,香酥可口,色味俱佳。原来孙老三在十八里村开店铺进行经营,近年他又扩大规模,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并把“孙老三馓子”经营到了临清城区,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小吃,不仅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且还销往了全国各地。就连回家定居的退休老教授,也要定期给远在美国的学生邮寄孙老三家的馓子,那些品尝过“孙老三馓子”的外国人,都会情不自禁的连声说道“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