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马,是用木板刻制的各式神祇图像而转印在纸上的一种民间工艺(俗称“马子”),是过去人们用来供奉、祭祀、祷告的用品。 纸马属于年画的一个题材,但纸马也有很多功能超出了年画的范围。它除了粘贴外,也用于祭祀焚烧。人们除了春节要用纸马,在其它民俗节气中,例如二月二、中元节等节日中也会用到。
纸马艺术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各个地域受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的影响,创作出了各自形象迥异的纸马艺术形象,从而也形成了各种独特的纸马艺术风格。

纸马印制工艺,所需工具主要有印版、宣纸、油墨(黑、红、蓝)、棕刷、色板、墨滚、棕扑子等。
印制时首先要选择好想要的神祇印版,用棕刷清理干净。把宣纸裁成大于印版二厘米左右大小。然后把油墨挤到色板上,用墨滚沾墨后,放到色板上滚几下,把色浆调均匀,再往印版上滚动上色。
而后把宣纸覆盖在印版上,一只手按住纸,之后用棕扑子扫刮,用力要轻快,令整纸着色均匀,稍后从一头把纸轻轻地揭起,放在案上风干片刻,一张纸马便印制完成。

临清中洲古城就有专门一条以纸马巷命名的街巷。
该巷子里原有庄姓人家,专门从事纸马印制和营销,据其家人讲:“老辈人就经营此生意,解放后不兴这个了,纸马这一民间技艺也就失传了”。 临清著名书法家陈默先生的家就与庄家是近邻,他是从小在纸马巷里长大的,对纸马巷有很深的感情,在探讨这条巷子来历的时候,他搜遍民间工艺美术资料,探寻纸马的有关信息,并先后购买了十几块纸马印版和一些印刷工具,用实物来告知人们,纸马是一种什么样的民间工艺制品。

摄影:王 滨 尹建忠 付金岩 何新华 张子水 张福杰 徐延林
文字:柴鑫 孙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