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系民间传统之工艺,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面,灯笼上面,以表达生活中的喜乐之情,因此又称为“剪画”或“窗花”。

剪纸艺术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与中国造纸术同时出现。在古代没有彩画技术或科学技术没那么发达的情况下,民间如逢结婚,生子,过年等喜事,就有剪喜庆画的习俗,用剪双喜字、福娃、十二生肖等来表达喜庆的心情。它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剪纸的操作过程,一般是先绘出剪纸的图案,然后把红纸覆在上面并用针线缝制一下,再用剪刀剪制。如果是简单的图案或熟手的情况下亦可直接剪制。

在临清的民间剪纸艺人中,康庄镇南刘村的刘庆林老师较为著名,他继承前人又有所推陈出新,通过刻苦的钻研和学习,从构思到绘画再到剪制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把这一民间技艺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刘庆林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学时一到美术课,刘庆林就成为了班上最活跃的学生。高中毕业务农后,本来就爱好美术的他,在村里剪纸艺人的影响下,便喜欢上了剪纸。自此后,他对剪纸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夏天,别人到树下乘凉的时候他就在家中铰,别人在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他就在地头铰,别人还没有睡醒时他就已经在黎明起来铰上了……

时至今日,虽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剪纸艺术已越来越衰微,甚至达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但刘庆林老师仍然没有放弃,他仍坚持在剪纸这片民间艺术的田园里辛勤的耕耘着。同时,他也殷切的希望人们,怀着为先人和子孙后代着想的心情,来献计献策,以挽救和弘扬剪纸这项民间传统工艺,并使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摄影:王 滨 尹建忠 付金岩 何新华 张子水 张志哲张福杰 徐延林
文字:柴鑫  孙秀峰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临清守艺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作他途,请于原制作团队联系。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 临, 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