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游,闲聊。经常有人问:“你家哪里的?”“山东临清。”“临清?临清是哪里?不知道。”确实,很多人不知道临清——现在的一座十八线的小城。古语有云: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临,这里就是指的临清。乾隆皇帝有首诗《临清叹》,开头两句这样形容临清: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临清,当得起如此称赞?真的有如此辉煌的过去吗?

我在临清这座小城里面生活了几十年,小城安静祥和,生活节奏不急不缓。小城不大,骑着电动车绕城一圈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所以这里的公共交通也不是很发达,因为:不需要。

临清人的一天是从早餐开始的,临清的早餐店随处可见,不仅品种丰富而且很好吃。很多在外的临清游子都很怀念家乡的美食。我原本以为所有的城市都一样,直到我去外地游玩,跑很远才勉强找到卖早点的地方,才知道原来不一样啊!据说天津的早餐也兴起于临清。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网上搜索华红兵教授的讲述。

有的人说你这是家乡情怀罢了,临清不过尔尔。其实,任何城市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诞生、发展、壮大、鼎盛、衰败时期。朝代更替如此,一个小城也不例外。君不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吗?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啦!

还有人说提那些老黄历干什么,都过去了,现在的临清都成什么样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历史不重要,那还有这么多研究历史的人干什么?

说了半天,临清还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地方?今天我不想说临清传承千年的美食,也不想说临清过年期间央视直播的社火,只想安安静静的说一下临清的一点历史。我曾经拿上海天津和临清的历史对比,有人留言不愿意,觉得临清不配,真的不配吗?

临清,因榜临清河而得名,清河,就是现在的卫河。临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有鬲氏部落。到春秋时期,临清地域出现第一个古城:贝丘古城。现在的临清近古村附近。汉代,大约公元前206年,临清第一个县:清渊县。古清河流经临清,汇而为渊,故称清渊。清渊县改为清泉县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因为清水镇一口清泉井改名。据《临清州志》记载,“晋清渊县隶阳平郡,咸丰年间改清渊为清泉县。”二是说唐朝因避讳唐高祖李渊改称清渊为清泉。兜兜转转,历史的长河来到了元明清,也就是临清的鼎盛时期。

临清的古城区其实是有三部分的:临清砖城、临清土城、临清中洲古城。现存的主要是临清中洲古城。也就是临清卫河,元运河,明运河包围的区域。元代入主中原以后,定都北京,但是很多物资需要南方供给。原来的大运河水陆并运,极大的影响了运送效率。为此,元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会通河。临清位处会通河与卫河的交汇处,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大都市。举个例子,临清钞关是现在仅存的钞关遗址。明代万历年间,临清钞关年征收船料商税银8万余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钞关课税额的1/4。我们都知道临清素有“小天津”之称,鲜少有人知道上海曾被称为“小临清”。有诗为证,明末赵慎微形容松江府朱泾镇时(今天上海),这样形容朱泾镇:“万家烟火似都城,元室曾经置大盈。估客往来都满载,至今人号小临清。”


临清的繁荣我们可以从几首古诗中一窥冰山一角。

过鳌头矶
明 李东阳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
官船贾舶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
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

清源行
明 谢肇淛
清源城中多大贾, 舟车捆载纷如雨。
一夜东风吹血腥, 高牙列戟成焦土。
虎视眈眈何所求, 飞雪六月天舍愁。
匹夫首难膏鼎俎, 瘿瘤割裂病微瘳。
只今毒焰犹未破, 依旧豺狼当道卧。
百姓眉频不敢言, 但恨时无王朝佐。

题清源其二
清 贺王昌
舟车辐辏说新城,古号繁华压两京。
名士清樽白玉尘,佳人红袖紫鸾笙。
雨晴画舫烟中浅,花发香车陌上行。
悬罄荒郊多向隅,尚烦长吏省春耕。

现代上海的兴起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深圳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潮起潮落,未来的社会变化多端,蔫知临清这座千年古城不会有重回巅峰的契机?

前面说过,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辉煌,也都会有自己的低谷。临清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衰。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了。临清人不要抱怨,因为抱怨没有用。临清人不要嫌弃,因为再嫌弃也是你的家乡也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临清人不要放弃,因为放弃就没有希望。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临清人的骄傲是刻在骨子里的,前,我们有真真切切的千年历史;后,我们有现代化临清高铁的修建。相信在临清人的共同努力下,临清会王者归来,重回巅峰,有一个崭新光辉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