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运河钞关

在临清老城区后关街160号,有一座青砖灰瓦,朱红大门的建筑,这里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河钞关。它始建于1429年,这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

走进钞关大门,院内还存有明清时期的碑刻,碑上的每个刻字都承载着临清运河钞关曾经的辉煌。展厅内展示的钞关资料,详细介绍了明清钞关的面貌,明代设立钞关一览表、临清钞关复原图、民国时期钞关仪门、古代钞关胜景、明代运河各钞关历年船料商税一览表等等,记录了临清钞关税收的繁盛。

鳌头矶

临清是会通河和通惠河的连接处,为了调节水位便于航运,临清城内有很多段运河和古闸桥。鳌头矶之名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当年的会通河在靠近卫河附近分为两支,分别在南北两处流入卫河,因此,在会通河与卫河之间形成了一块周围环水的狭长陆地,人称“中洲”。鳌头矶处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间在此叠石为坝,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像鳌的两只足,广济桥在鳌头矶后像其尾,明代书法家,临清人方元焕据其形特题写了“独占”二字,赋予“独占鳌头”的意境。

站在鳌头矶门口,面对这样一面城墙,也许我们无法想象它在中国大运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但是在那个漕运繁盛的年代,这里是真的有“粮艘麋集,帆樯如林”之景象。

舍利塔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市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大桥村,城北卫运河东岸,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

登高望远,运河如带,翠堤蜿蜒,令人心旷神怡。塔檐上有铜铸的小钟铃,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塔岸闻钟为古代临清八景之一。

宛园

宛园,位于临清市区西北隅,大众路北首,银河路西端,西依京杭运河,是一家“江南古建,水乡风格”的苏式园林。

走近宛园,方圆宽阔,门楼高耸,蔚为壮观,气势恢宏,撼人心扉。进园观览,楼廊亭榭错落有致,山水树木交相辉映,游廊贯通院落,曲径婉转回环,名联盈目,奇石百态,小桥流水,柳暗花明,苏园风格之精巧跃然眼前,恍若江南水乡。

园中景色体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相融合的设计意境,完美成就了“千景汇集小天地,百幅图画在园中”的艺术效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示了运河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博内涵。

作者 临, 清

《寻迹临清运河风光》有9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