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亭  

乾隆南巡过临清,

艳遇一段风流情。

碧玉香魂随波去,

空留一座避雨亭。

几句临清民谣道罢,引出一段故事。

话说乾隆皇帝,一次去木兰围场习武秋猎,夜宿避暑山庄狮子园。听乳母讲出自己不是满族后裔,而是父皇雍正盼子心切,用“调包计”将福晋所生娇女,与汉族大臣陈林男婴“凤换龙”而来。从此乾隆寝卧不宁,食欲淡淡,无限思念为此躲祸辞官、隐居江南的生身父母。于是,传旨打龙舟,启銮南巡,名为云游江南、实是暗寻双亲。

这一日,龙舟靠泊临清河湾,乾隆摘下红绒顶冠,脱去黄绫棉服,轻衣简装悄悄从“无为观”河下舍舟登岸,带上随侍小太监沿河堤缓步溜达来到碧霞宫戏楼。

碧霞宫正巧过会。会场上,一溜两行乱熙攘,酒旗茶幌迎风飘。那炸果子的、卖切糕的、烙旋饼的、煨坛子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声声悦耳。耍猴的、扛旗幡的、吹糖人的、打把式卖艺的东一摊、西一堆,五花八门。“四根弦”、“蹦蹦腔”、“五音乱弹”三台大戏对着唱,锣鼓喧天、笙歌悠扬。周围四府十八县赶会的人呀,就像潮水一样,不住溜地往这儿淌,真海了去啦。

乾隆带着小太监在人群里挤来挤去,浑身大汗淋淋,可心里惬意极了。觉得此时比深居皇宫,身尊万人之上,真也别有一番情趣,心中思念双亲的苦闷顿感轻松了许多。

乾隆东瞅西瞧,忽觉手背被扎了一下,痛得他抽手一看,殷红的血滴溢了出来,不由怒火中烧。他刚要发火,—扭身见是一位姑娘,手拿着一把竹篾子,羞红着脸正点头朝他赔笑呢。只见这姑娘二八妙龄,俊俏身材,蓬松乌亮的一头秀发,两道弯弯的月牙眉,嘴唇一点猩红,一双丹凤眼忽闪闪呼灵流动。把个乾隆看得别说生气了,就是魂儿都被她勾去了。虽说他整年身边嫔妃成群,北国胭脂、南朝金粉何未尝过,但似这般清秀质朴的民间女子,确是头回撞见。乾隆呆痴地望着姑娘,姑娘却一点也不胆怯,拉起他的手用自己衣袖把血渍拭去,然后道了个万福,莞尔一笑钻进人群走了。

乾隆心里撩拨得火烧火燎,那桃儿生生的俊脸总在他眼前晃动。好半天才清醒过来,撒腿朝姑娘追去,追呵追呵,追到了一片柳林。

这片柳林,初春乍暖,吐黄泛绿,翠茏茏好不喜人。乾隆一打听,原是临清一大景致“卫浒烟柳”。放眼望去,柳树林里斗鸡的、抵羊的、斗鹌鹑的左一伙、右一团,吵吵嚷嚷、哄笑阵阵,好不热闹。乾隆没心瞧热闹,只顾东寻西觅。找着找着他止了脚步,原来那位姑娘正在一群斗鹰人群中哩。只见她两眼全神贯注盯着两只振翅博击的鹰儿,手中折动着竹篾子,左弯右绕编织着。乾隆心想,到底是平常人家的姑娘勤快,出门玩还带着活儿呢。正当乾隆仔细观察姑娘时,突然人群一阵骚乱,乾隆抬头一看,只见一群满脸横肉的恶少,手中拎着鸟笼子簇拥着一位翩翩公子闯到这里。一问,原是临清钞关税监吴老爷的大公子吴彪。等他再回过头来寻那姑娘,姑娘早随着吓跑的人群走散了,乾隆心里这个恼劲就别提了,真想上前美美教训吴彪一顿,可想到自已身份,不便声张,只好强按怒火悻倖而去。

乾隆回到龙舟,一夜思念姑娘,寝睡不宁。大清早,草草地吃了点萨其马,呷了几口冰糖银耳羹,就带随侍小太监又来到了柳树林。

柳林边河滩上,溜早的、喊嗓的、练拳脚的人儿不断。放风筝的更多,那漫天空中蜈蚣、蜻蜒、万花筒、八卦各式风箏飘飘荡荡、时升时降、上下翻飞。乾隆正在有心无心观望中,忽见一只苍鹰博云而上,盘旋升空。等鹰快接近白云时一个“鹞子翻身”,双翅一抖斜冲下来,直吓得鸟雀喳喳乱叫,满笼里乱扑乱撞。等鹰儿翔稳时才看清原是一只风筝。再顺着丝线一看,嘿!竟是昨天碰见的那位姑娘。乾隆这才明白,昨日她原是察看鹰的动态揣摸风筝样呢。真是位聪慧机敏的人儿,不由心中又添几分爱慕。

乾隆三步并作两步赶过去,正要搭话,背后忽然闯过两个人来,上前么也不讲,过去拽过姑娘手中的线拐子,三拉两扯把风筝收下来,“哧啦”一声就撕吧烂了。乾隆路见不平,气忿不止,上前与他们理论,就听一声吆喝:“怎么着,想抻罢抻罢?打狗你也不访访主人。”抬头一看,真是冤家路窄,竟又是昨日闯乱人群的吴彪。

乾隆厉声道:“胆大狂徒,好生无理,光天化日之下竟……”不等他一句话说完,只见吴彪将鸟笼子一晃,几个恶少立时将乾隆和姑娘圈了起来。一个家伙乘乾隆不备,一个“饿狗扑食”扑过去,乾隆听得耳后风声,一个“白鹤亮翅”闪转身来,顺势一串燕子旋腿,劈哩啪啦把三四个恶少踢倒在地,随即把脚踩在一个恶少的背梁上,痛得恶少嗷嗷直叫。他自己也未想到,在宫中太傳教授的防身招数,今日果真用上。

吴彪没想到这位白净公子竟有这般功夫,知道再闹腾准占不了便宜,便带着几个恶少溜了。

姑娘忙跪在地:“感谢仁兄舍命相救,小女日后必当厚报。”

乾隆一把扶起姑娘,淡淡一笑:“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姑娘起身抬头之际,才仔细瞧见乾隆模样:只见这一公子,蓝袍青夹,合体潇洒。红顶冠结,如火如焰。冠帽之下额庭饱满,眉宇宽阔,两颊白晰而丰颐,一双明澈慧眼流露着聪敏和沉着。这时,姑娘看乾隆、乾隆瞧姑娘,目光一交,把姑娘羞得两颊飞起两朵红霞。

姑娘为摆脱窘态,低下头来,述说起自已身世:原来姑娘是下摆渡口孙船大的孙女,因从小就俊,私塾先生夸其为“小家碧玉”,爹娘听着好听,就叫起了孙碧玉。

碧玉姑娘家几辈玩船,靠摆渡打鱼为生。一家人勤勤恳恳、亲亲热热,虽贫寒,倒也和美。不料一次横祸,把个温暖的家打得破碎不堪。一年隆冬封河时,碧玉爹卧雪凿冰捞得两筐鱼,回家路上被吴彪他爹吴应赐瞅见,半路挡横缠着非要一筐鱼不行,碧玉爹脾气倔强,怎肯依从,三抢两夺动起手来,结果吴应赐以“抗捐抵税、殴打税监”为名,将碧玉爹抓进钞关署。吴应赐心黑手辣,丧尽天良,他先把碧玉爹用皮鞭抽得皮开肉绽,又关进巡皂房两天两宿没给饭吃。可怜碧玉爹铁铮铮一个汉子,数九隆冬连气加饿,硬是被冻成一块冰疙瘩,惨死而去。碧玉娘悲愤交加,哭得伤心动肝,也相继而亡。从此,碧玉和爷爷一老一幼、相依为命,挣扎过活。

眼下,贼子吴彪虽娶了两房妻妾,自从见到碧玉长得俊俏,又生歹意。他仗着他爹吴应赐是户、工二部榷税钞关六品官,几次死气白赖托媒人来提亲欲纳碧玉为小,都被孙船大大骂回去。

吴彪贼心不死,终日寻踪跟随碧玉,纠缠挑戏,想逼其就范。

碧玉姑娘年方二八,正是情窦初开妙时,却被恶少缠磨。困境中却无处倾吐知心话语,若是娘亲在身边,也好……。碧玉姑娘说着说着,泪水满腮,泣不成声。

乾隆常年长在绮罗香泽、锦衣玉食之中,哪里知道民间这些苦楚,听着听着,连想起自己生死父母,同病相怜之情油然而生,眼角也噙满晶莹的泪珠。

小太监一看皇上真动了情,吓得赶忙递过一方黄绫巾。乾隆用眼一瞟,见小太监在绫巾上写着“皇上九五之尊,一身系天下安危,宜当加意珍摄。”乾隆看罢,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机敏地用绫巾装作拭泪揣进袖囊,没让碧玉瞧见巾上的字样。稍—会,他接过碧玉手中的风筝,思索着碧玉刚才的话语,深深感到微服私访、了解民情,对扶正惩邪、整顿朝纲多么重要啊。不由长长舒一口气,一语双关的吟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随执拐放线,让小太监擎起风筝,一阵小跑,把风箏送上云空。三人奔跑东西,旷野里又响起阵阵笑声。

这一日,春雨忽降,放风筝的人们纷纷跑散,旷野里无遮无掩,乾隆他们只好跑至柳林之中避雨。乾隆和碧玉坐在一棵树下,小太监远远地躲在另一棵柳树下。

柳树下,乾隆和碧玉对面坐着,她看他丰神俊朗、举止风雅;他看她明艳质朴、丽色楚楚。你挪我凑竟坐到一块去了。碧玉毕竟是女孩,虽说风里走浪里闯过,此刻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不由问道:“贵公子何时起身?”

乾隆不但不答,反而问道:“碧玉姑娘何时可以起身?”

“到哪儿去?”

“跟我走呀!我早看出你愿意跟我了。”

“俺不!你虽便衣穿在身,俺看得出你不是挣钱的大买卖人。”

“那我是什么人?”

“你是贵人。俺是打鱼玩船的贱女子。咱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贵贱有别,俺攀不上你”

“哎,此言差矣。有地无天,何来雨露?有天无地,怎出米谷?人间何为乐?天地一家春。”

“天地一家春?”

“是呵,你讲给我炎凉世态,可谓天垂问地。我若能严惩贼奸,为你伸冤报仇,不就是地感动了天吗。”

碧玉姑娘别的话听得似懂非懂,但为她报仇算记准了,惊喜得她心直扑腾扑腾跳。正在这时,乾隆伸出一只手拉着她的手,伸出另一只手搂住了她的腰,碧玉也不闪躲,依偎在他怀里,脸对脸的陶醉在从未经受过的欢愉之中……。 

小太监斜睨了一眼,“哟”的一声赶紧垂下了头。

第二天,新雨初歇,虹霓一抹,四寰清新,乾隆派随侍小太监,送锦花顶子,团花锦衣,来接碧玉随龙舟伴驾。等小太监来到下摆渡口一看,吓傻眼了:只见船朝天,人影不见,水漂衣片,血迹斑斑。

原来吴应赐听到吴彪说起碧玉姑娘这几天常随一位面如冠玉的贵公子玩耍,连想到近来听说乾隆龙舟已抵临清,不由大吃一惊。那时节,谁人不知乾隆皇帝常由汉中堂刘墉刘罗锅伴驾微服私访的事啊,倘若这位公子就是皇上,孙船大爷儿俩把我的事一抖露,哎呀我的妈!吴应赐顿时吓得瑰飞魄散、“噗通”一声瘫倒在地上。

吴彪见他爹吓成一瘫泥,自己鼻尖也沁出汗来。但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贼大胆地支使几个心腹,偷偷泅水去干掉孙船大,想杀人灭口。

话说这日清晨,碧玉姑娘坐在船蓬,面对萎花梳洗打扮,单等乾隆托人来向爷爷提媒,不时看着镜中自己俊俏的脸蛋,回味着昨天柳树下那人生销魂的时刻,不由含羞低头、脸泛春潮。孙船大见孙女忸怩的神态,又见她手中抚摸着一块谁人赠送的龙凤玉佩,知道来头不小。他正想坐下盘盘孙女,忽听船帮一阵水响,“呼”的声跳上四个面罩黑布、手持短刃的大汉。孙船大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随往船尾退,随寻家什,退着退着突然飞起一脚,把一把橹踢将起来,用手接过,抡起就朝蒙脸歹徒劈过去,一个歹徒被砍中脑袋,顿时脑浆迸裂而死。其余三个蒙脸歹徒恼羞成怒,飞起三把尖刀直朝孙船大咽喉刺来,孙船大挥浆拨掉两把,那一把尖刀躲不及躲,从前脖子刺进,又从后脖子露出,孙船大一声“孙儿”都未喊出就倒在血泊中。

两个大汉随着将碧玉姑娘用黑布蒙上眼,用布堵住嘴,反绑起胳膊从船上扔进河里。几个歹徒这才跳下水去把船掀了个底朝天。

吴家父子自以为杀了活人证,无处查对。正在他们自以为得计之时,乾隆已遣人将吴应赐、吴彪父子权霸钞关、草菅人命、敲榨商旅、鱼肉百姓的罪恶一一查兑清楚,遂革去顶戴花翎,逮京治罪。乾隆皇帝启銮南行时,无限思念碧玉姑娘,遂命为其修建纪念亭堂。

皇帝金口玉言,出口便是圣旨。于是在下摆渡口堤外大兴土木,营建亭阁,不久告竣。一看,嘿!真气派。中间厅阁重檐翘脊、雕梁画栋;两翼长廊遍布彩绘、玲珑古雅,远远望去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

只是书写匾额时,曲解了乾隆与碧玉邂逅相遇之意,题写成了“避雨亭”。乾隆归京时路经临清,看到匾额微笑着摇了摇头,着实不对味。遂命人画下图样,回京后在“万园之园”的万春园中仿照“避雨亭”的建筑格局另建起一座厅廊合壁、亭台兼备的优美亭阁长廊,乾隆御赐雅名“天地一家春”。

可惜的是两座宛如一对展翅相迎的天鹅的优雅建筑都已荡然无存。“天地一家春”同“圆明园”一起被八国联军”抢劫焚毁,“避雨亭”也在疏浚河道中拆除了。可是“避雨亭”这段优美的传说故事却仍在临清民间流传。

作者 临, 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