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暮色渐浓。9月29日傍晚,临清国棉1960文化创意产业园热闹非凡——大运河中华美食市集的摊位依次排开,27家市外运河沿线小吃、110家地方特色美食摊位在此集结。烟台鲅鱼水饺的鲜香、新疆奶贝的醇厚、临清本地琉璃丸子的脆甜,交织成独特的“美食交响曲”。当晚8时,园区灯火璀璨、人声鼎沸,2025大运河(临清)地方菜文化艺术节暨非遗美食现场交流活动盛大开幕。这场以“美食+文旅+消费”为核心的盛会,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运河文化的生动展演,让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游客触摸临清的烟火温度、品味运河美食的千年韵味。开幕式在气势磅礴的《鼓舞运河》表演中拉开帷幕。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伴着铿锵有力的鼓点,以激昂的舞姿再现了大运河漕运兴盛时“帆樯如林、百货山积”的繁华
景象。鼓点与运河水声仿佛跨越时空交融,诉说着临清的民生情长和繁华过往。“临清因运河而兴,因美食而名。今天,我们以美食为媒,邀八方宾朋共赏运河文化,共品临清味道!”临清市委书记张志刚在致辞中提到,临清自古以来就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南北商船绵延,运河号子嘹亮。如今,临清希望通过这场“美食+文旅+消费”的盛会,让运河美食活起来、把运河文化传出去。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了两岸的百姓,也衍生出丰富的美食文化。从《金瓶梅》中的“温面”到乾隆御赐的“什香面”,从便于军营果腹的牛羊肉到宴席上的“清真八大碗”,从漕运码头应急巧思到传世名菜的“芝麻羊肉”……食物不再仅仅是食物,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承载者,是临清这座运河古城鲜活跳动的脉搏。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幕式上,临清美食传承发展联合会也正式成立,黑伟钰、冯梦涛等12位美食专家受聘为联合会专家顾问。临清美食传承发展联合会的成立,为临清
美食未来的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与智力基础。“回到临清就像回到‘味的源头’!”冯梦涛表示,将结合“爆肚冯”传承经验,助力临清整理清真美食技艺档案,让老手艺代代相传。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赵孝国从行业视角点赞临清美食的传承与创新。他表示,临清作为运河沿线重要的美食节点城市,将地方菜与非遗、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全国地方菜发展提供了“临清样本”。未来,中国烹饪协会将继续支持临清美食品牌建设,助力更多临清味道走向全国。“天下大运河,人间烟火浓”,开幕式上,临清美食主题曲《烟火临清》正式发布。“捶鸡面锤进了乡愁浓,豆沫糖盖甜蜜了相逢,人间至味,尽在临清……”悠扬的旋律伴着优美的歌词,唱出了临清的烟火温情,也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开幕式结束,意犹未尽的游客与市民迅速涌入大运河中华美食市集。一字排开的“特色小吃体验区”宛如一幅流动的食俗画卷——禄麦、威县拐磨、范怀梦烧鸽的香气
飘满园区,烟台鲅鱼水饺、琉璃丸子、济南花酥、八大碗的摊位前排起长队。游客们或拎着刚买的美食穿梭于摊位间,或驻足拍摄特色小吃,沉浸在这场集“展、赛、品、会、游”于一体的美食文化体验中。“这味道更鲜、更地道,明天我还要来尝什香面!”一位游客一边品尝水爆肚一边说。不远处,几位年轻人正拿着美食体验券打卡各个摊位,他们一边品尝一边拍摄短视频,不觉间,“临清美食艺术节”的话题在现场悄然升温。运河汤汤,烟火寻常。夜色渐深,国棉1960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依旧热闹。美食的香气、游客的笑声、悠扬的音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天下大运河,人间烟火浓”的生动画卷。此次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其间还将举办中国地方菜发展主题论坛、非遗美食文化消费季等系列活动,东宛园国潮美食嘉年华、宛园汉服大赛等配套活动同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