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一位游历临清胡同的布衣诗人,偶遇大宁寺。

他在寺中驻足良久,感受着古刹的宁静与神秘,对大宁寺的清幽环境和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大宁寺原占地面积超一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祭殿、戏楼、大雄宝殿、伽蓝殿,东西两侧辅以对称的禅堂、斋堂。

  在这宁静中,他题诗一首:

久寄青莲宇,因之向上乘。

自知间有味,不愧老无能。

响彻秋风树,寒生夜雨灯。

匡床坐幽寂,身似定中僧。

 他就是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以诗名于世,与李攀龙、王世贞等并称“后七子”的临清才子–谢榛,他以卓越的诗歌才华和独到的文学见解,在明代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谢榛对大宁寺清幽环境的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中的“久寄青莲宇,因之向上乘”表达了他对佛教修行的向往,而“匡床坐幽寂,身似定中僧”则描绘了他在寺中的宁静心境。

    大宁寺现存的主要建筑是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采用抬梁式木构架,单檐硬山布瓦顶,四柱楹檐廊,檐廊硬山卷棚顶与主殿相配连,成勾连塔式。大宁寺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四方游客,更因明代著名诗人谢榛的加持而增添了几分文学气息。

      如今的大宁寺,已成为了一个集文化、旅游、宗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这座古刹的独特魅力。而谢榛的诗句,也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感受那份跨越历史的文化共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大宁寺和谢榛的诗句提醒我们:偶尔停下脚步,感受内心的宁静,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作者 临, 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