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行程,盘盏纷见。晚宴将尽,面条上来,取络绎不绝的好说法,长长的面条缠绕着荷包蛋,白色的浪花扣住了铁红铁红的小太阳。

女子笑吟吟地端上二十几只大盘小盏深碗叠盆,一盘翠碧剑柄形的韭菜,一浅碟辣椒酱,一碟褐色微红的咸菜,一碟黄瓜丝,一钵醋一钵蒜泥,一盏济美豆腐乳,一盘豆角,一盘紫色茄子泥,一盘烤辣椒,一盘清水豆腐,一盘牛肉丁,一瓯鸡蛋花,一盘西红柿浇头,一盆红烧羊肉,一盘炒菜,一盘胡萝卜条,一寸寸葱花,一粒粒椒盐黑芝麻像生锈的闸钉挣开锈迹,又像铁汁灌注成形的燕尾铁飞溅。盛菜码的器具如小舟大船,搁浅于木案做的堤坝之上,无形波浪使它们停靠在餐桌上。“什香面的前身是《金瓶梅》写及的临清‘温面’(又见袁枚《随园食单》),后来结合当地小吃‘捞面’,家家煮面、户户卤制菜码,此面压饿壮肚。相传,乾隆帝下江南途经临清,浸风寒,饮食俱废,地方随侍官员命大厨用手擀面配十余种时鲜蔬菜和本地产酱菜为菜码进献,遂赐美名。”它是临清人早点首选,更是古镇临清招待尊贵客人的佳肴。

“鲜、咸、香、辣、酸”的什香面所需菜料达十八样以上,临清和运河两岸经船运输而来的时鲜菜蔬,逐渐融汇南北调料东西汁液,这无异于置办一桌精美的酒席,以一桌而知天下味。菜、肉、料、面繁杂,是饭亦是菜,为完备而大费周章:每一次下刀切中肯綮有形有料,每一根青菜精挑细选有品有鉴,每一种清淡的素卤或肉卤有滋有味,每一缕面香升腾于室内缭绕不断。

器具不一,似浅吟低唱的瓷器行星;颜色交映、绿肥红瘦;味道镶错,四方风云;视觉和想象通感,几近丰盈美好:青绿色的芹菜,清新爽口;浅粉色青褐色羊肉,温胃滋补,实为悦客的“蹈和”“履中”;一根根因簇拥而弹跳于竹筷的面条,源于淳朴本色擀制。一盘盘,一具具,一列列,一圈圈,盛器若类陶鼎瓷鼐,“钟鼎而食”般的仪式感,堪为“运河美食第一宴”,是临清“连城则百货萃止,两河而万艘安流”“繁华压两京”的风味帆樯。

什香面是菜肉面合体的半流体,是面的酒菜的汁。三碗下肚,像漕船捅开水面充盈而舒畅,像山东快书脆削了字句利落干脆。雨来了,迎接客人,诸种声音,各种动静,雨中有亢直粗犷的吹腔,有琴曲,有廖庄花鼓,花船上的琵琶,水上婚礼腔儿大的唢呐,于今夜回到明清时期的临清。
来源:《齐鲁晚报》
【免责声明:京杭书院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文章齐鲁晚报,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在转载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删除。】